民国三年版袁大头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背双星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
随着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191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整顿统一币制,规定民国三年袁头像银币一元为本位币。重七钱二分,成色银九铜一(后改为89%),统一流通。由天津造币厂开铸。后南京 、广东 、武昌 、甘肃造币分厂陆续开铸,币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一角等面值。有签字 、无签字版,边齿为185 、170道直线。纪年有三年 、八年 、九年、十年四种,细微差异颇多,成色参差不齐。
在民国初年铸造的众多钱币当中,大约有十余种的背面有嘉禾纹饰。嘉禾纹饰频繁出现的用意是什么呢?现在大部分意见认为,钱币背面的嘉禾纹饰,它表现了我国数千年以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立国思想。钱币上的艺术图案都是经过著名的艺术家群体反复揣摩、精心设计,它们犹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从钱币身上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还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风貌、历史背景等。
目前在国内知名艺术品牌屹藏艺术网上就有幸征集到一枚非常难得的民国三年袁大头试铸币,是由陕西省的一位藏友提供的实物图片。
此枚袁大头试铸币直径37.84mm,重20克,相比一般的袁大头银元克重稍轻。经专家老师们一致评估鉴定该枚钱币品相精巧,纹饰深邃,钱文清晰,保存的完整度相当高,有着极好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是试铸币存世量相当稀少,所以有着极其惊人的艺术价值和保藏价值,实乃一枚可遇不可求的珍品钱币!“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目前民间留存的“袁大头”数量已经不算太多,因此有着更高的收藏价值!